首頁 > 新股 > 正文

華芢生物科技三闖港交所:沖刺中國PDGF藥物第壹股

2025年8月15日,華芢生物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由華泰國際與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這是該公司自2024年4月和11月兩次遞表失效後,第三次沖擊港股IPO。   華芢生物科......

2025年8月15日,華芢生物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由華泰國際與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這是該公司自2024年4月和11月兩次遞表失效後,第三次沖擊港股IPO

華芢生物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壹家專註於PD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藥物研發的生物制藥企業。若此次成功上市,該公司將成為國內PDGF治療領域首家上市企業。

公司核心產品包括用於燒燙傷治療的Pro-101-1和用於糖尿病足潰瘍治療的Pro-101-2,兩者均以重組人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BB(rhPDGF-BB)為活性成分。該成分可促進血管新生、調節炎癥反應、刺激細胞增殖與遷移,從而加速傷口愈合。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Pro-101-1是目前中國臨床開發進展最快的PDGF燒燙傷治療候選藥物。招股書顯示,Pro-101-1已完成IIb期臨床試驗,Pro-101-2則正處於II期臨床階段。

目前中國尚未有PDGF類藥物上市,主要原因包括基因序列構建難度高、生產工藝復雜、質控標準嚴格以及蛋白質活性維持困難等技術壁壘。華芢生物通過多年研發,已建立起涵蓋研發、生產及商業化的完整知識產權體系,並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地擁有25項授權專利及27項專利申請。

巨大的未滿足臨床需求為華芢生物帶來市場機遇。中國約有1.4億糖尿病患者,其中5%–10%患有糖尿病足潰瘍;每年新增燒燙傷患者近3000萬例。公司憑借其技術稀缺性,先後獲得青島高科(國資)、鼎暉投資、海南華人等機構投資。2021至2023年間,公司完成三輪融資,估值從8.05億元上升至33億元。

然而生物醫藥研發的高風險不容忽視。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達9132.6萬元,較2023年增長超過250%,凈虧損為2.12億元。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1.05億元,按當前月均虧損近1500萬元計算,資金壓力顯著。根據與A輪、B輪投資者簽訂的對賭協議,公司須在2026年底前完成IPO,否則需按6%–8%的年利率回購股份,因此本次上市至關重要。

在商業化方面,華芢生物已啟動Pro-101-1的III期臨床試驗準備工作,計劃於2026年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公司還組建了覆蓋傷口護理和醫美等領域的商業化團隊,並與多家三甲醫院建立臨床合作網絡。未來除中國市場外,公司還計劃在美國推出Pro-101-1,推進國際化佈局。

華芢生物能否成功上市,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發展,也將成為資本市場對原創型生物醫藥企業信心與耐心的壹次檢驗。

新時空聲明 未經授權,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內容。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新时空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