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諾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丹諾醫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由中信證券與農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這是該公司首次啟動公開資本市場融資計劃。
丹諾醫藥成立於2013年,是壹家臨近商業化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註於針對細菌感染及細菌代謝相關疾病的差異化創新藥物研發與商業化。公司依托自主開發的多靶點偶聯分子技術平臺,致力於突破傳統治療的局限,改善患者臨床預後。
公司管線涵蓋七項創新資產,其中三項為核心產品:
利福特尼唑(TNP-2198):全球首個且唯壹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新分子實體候選藥物。公司已完成其三聯療法(RTT)對比標準療法(BQT)的中國III期頭對頭臨床試驗,並計劃於2025年8月底前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
利福喹酮(TNP-2092)註射劑:壹款潛在“首創”三靶點候選藥物,用於治療植入體相關感染,已獲中國國家藥監局及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適應癥包括人工關節感染和急性細菌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
TNP-2092口服制劑:全球首個針對腸道菌群代謝相關疾病的多靶點候選藥物。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利福特尼唑是目前全球唯壹處於研發階段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創新型抗菌藥。
財務方面,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壹季度,凈虧損分別為1.92億元、1.46億元及0.38億元。同期研發開支分別為1.08億元、0.7億元及0.13億元,其中核心產品研發投入佔比分別為90.7%、82%及65.3%,占經營開支總額比例較高。截至2025年壹季度末,公司現金余額為1.46億元。
公司團隊規模精簡,共有51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38人(佔比74.5%),約半數研發人員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
自成立以來,丹諾醫藥已完成多輪融資。2022年至2023年初完成D輪融資1.48億元,投後估值16.48億元;隨後完成D+輪融資6360萬元,估值升至17.12億元;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完成E輪融資3億元,投後估值達20.13億元。B輪至E輪融資每股成本從4.22元上升至46.32元。
IPO前,主要股東包括2M家族基金Cumbre(18.82%)、AMR(7.19%)、藥明康德旗下基金(6.55%)、北極光創投(5.64%)等。藥明康德為第四大股東。
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69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100億美元,2035年達161億美元。中國市場預計由2024年55億元增至2029年68億元,2035年達到126億元。
2024年11月,丹諾醫藥與遠大生命科學達成合作,遠大生命科學將獨家負責利福特尼唑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市場推廣與銷售,丹諾醫藥則繼續負責該產品的臨床、註冊及申報工作。
公司計劃於2025年8月底前提交利福特尼唑的NDA申請。該產品已獲得美國FDA的快速通道及QIDP資格認定,有望通過加速審評程序加快在海外市場的上市進程。
風險提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