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洋電機(002249.SZ)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H股發行上市申請,華泰國際和花旗擔任聯合保薦人,有望形成“A+H”雙資本市場佈局,進壹步拓展其全球化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大洋電機1994年創立,200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從壹家微特電機生產商發展為覆蓋建築電器、新能源汽車、氫能源三大領域的全球化企業。目前公司已擁有近3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年營收超120億元,海外業務佔比近50%
招股書顯示,大洋電機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109.3億元、112.88億元、121.13億元;毛利分別為21.1億元、24.24億元、26.94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4.25億元、6.75億元、9.12億元。
目前大洋電機的業務營收主要分為兩大板塊,建築及家居電器電機業務以及車輛動力總成系統及關鍵零部件業務。
其中建築及家居電器電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收入70.77億元,佔總營收的58.4%。車輛動力總成系統及關鍵零部件業務收入50.19億元,佔比41.5%。
過去三年,營收呈現穩健上升趨勢。2025年上半年,公司業績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營收62.41億元,同比增長7.66%;凈利潤6.02億元,同比增長34.33%。
大洋電機盈利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毛利率從2022年的19.3%提升至2024年的22.2%,凈利率同期從3.9%提升至7.5%,2025年上半年進壹步提升至10.3%。
在海外業務上,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大洋電機海外業務收入分別約佔總收入的46.0%、44.5%、45.1%及47.7%。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洋電機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6.42億元。
擁有6個海外生產基地,多項細分領域排名前列
隨著數十年的發展,目前大洋電機在全球擁有15個生產基地,其中6個位於海外,還設立了4個海外研發中心。這種全球化佈局使其能快速響應海外訂單,適應不同地區技術疊代與市場偏好。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大洋電機共擁有2306項註冊專利,包括1,884項國內專利及422項海外專利。其中,754項為發明專利,包括334項國內發明專利及420項海外發明專利。已累計提交超過4500項專利申請,並提交超過300項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4年銷售收入計,公司在全球第三方HVAC電驅動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在中國及北美市場均位列第壹。2022至2024年間,該業務銷售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5.7%
此外,大洋電機在全球大型中央空調制冷壓縮機用電機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在中國位列第壹;在車庫門開啟器電機市場位居全球首位;在北美浴室通風系統風機電機第三方供應商中排名第壹。
車輛業務方面,2024年,大洋電機起動機銷售收入在全球排名第四、在中國企業中位列第二。在新能源車輛領域,其動力總成系統銷售收入在中國第三方供應商中排名第五,海外銷售收入佔比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此外,大洋電機在中國增程式發電機出貨量方面也位居第壹。
佈局機械人等新領域
據了解,在保持傳統業務的同時,大洋電機正積極佈局機械人及氫能等新興領域。
在機械人領域,大洋電機正研發軸向磁通電機技術,這種電機匹配人形機械人對大扭矩、輕量化的需求,有望成為主流方案。2025年7月,公司也與同濟大學合作共建“具身機械人執行機構先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此外,大洋電機還投資了“AI+3D”視覺的智能機械人企業梅卡曼德(雄安)機械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借其客戶資源加速產品商業化落地。
在氫能領域,公司佈局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基於其高效率優勢,該技術有望在數據中心環節提升份額。
國金證券在最近的研報中表示,大洋電機投資梅卡曼德能夠獲取機械人視覺感知技術支持,同時有望借助其客戶資源推動關節模組工程化落地;此外公司深耕電機領域多年,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建築通風電機等領域具備成熟的電機設計與制造能力,在新能源車電驅動領域儲備軸向磁通電機技術,已申請軸向磁通關機模組電機(CN202510726089.8專利),未來也有望在人形領域應用。
對於此次融資用途,大洋電機在招股書中表示,將撥作推進摩洛哥生產基地二期建設;撥作支持我們的研發項目;撥作支持我們的全面數碼化措施,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壹般企業用途
新時空聲明: 未經授權,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內容。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