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恐懼時我貪婪。”巴菲特這句經典投資格言再次得到應驗。當市場對AI概念壹片質疑,甚至高呼“AI泡沫論”之時,這位93歲高齡的投資大師在AI賽道開啟了他的“最後壹舞”!
根據伯克希爾的13F持倉文件,第三季度伯克希爾斥資43億美元買入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份,成為第十大持倉股,這也是巴菲特該季度唯壹新增持股。這充分說明,在巴菲特看來,AI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和持續回報的成熟業務,這也是這位價投的忠實信徒,對於AI行業的極大肯定。
無獨有偶,北京時間11月15日,高瓴旗下專註二級市場投資的基金管理平臺HHLR Advisors公佈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美股持倉。
三季度,高瓴HHLR大舉加倉阿裏巴巴,增持214萬股,增持幅度高達186%,期末持股市值達到5.88億美元,壹舉成為高瓴的第二大重倉股;與此同時,高瓴HHLR對其第壹大重倉股拼多多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加倉,增持162萬股,增持幅度為23.16%,期末持股市值達到11.36億美元。
無論是“股神巴菲特”,還是以專業著稱的高瓴投資,都不約而同的看好AI賽道,這壹信號也預示著資本市場對AI的看法也在發生根本性轉變,或許標誌著AI投資已經進入價值投資主導的新階段。
南向通“擴容”,兩支南向通ETF“新銳”,解鎖AI全球佈局新方式
而市場似乎也感受到了投資者們佈局AI的火熱情緒,2025年11月10日起,6只香港上市ETF新納入“南向港股通”,投資者通過合規、低成本、無外匯額度限制的方式,間接佈局美股核心資產的品種再次增加!
那我們回到開頭,如果想要跟隨巴菲特的腳步,佈局美股AI,那這次新擴容的南向通ETF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本次新增的6只南向通ETF中,有兩只尤為值得關註,這也是南向通ETF開通以來,首次出現了包含非港股資產的ETF。分別是:南方東英富時東西股票精選ETF(03441.HK)與南方東英恒生港美科技ETF(03442.HK)。
其中南方東英富時東西股票精選ETF(03441.HK)成分股中含35%全球優質資產(蘋果、微軟等美股龍頭)+ 65%高股息港股通藍籌(匯豐、中電控股等),屬於是進可攻退可守。
值得註意的是,該ETF從今年3月31號上市到11月7日,每個月都是正收益,累計漲幅31.96%,而最大回撤竟然只有5.62%,同期恒生指數和標普500的累計漲幅分別是12.02%和20.57%,最大回撤分別是17.89%和15.10%。
由此可見,這只ETF的抗跌性與收益穩定性確實是相當不錯。而高股息、低波動、抗跌性強的特性比較適合追求穩健收益、分散單壹市場風險的投資者
而南方東英恒生港美科技ETF(03442.HK)則更激進,其跟蹤恒生港美科技指數,重倉騰訊、美團等港股科技龍頭+ 蘋果、微軟、英偉達、谷歌等美股“七巨頭”,可以說和當下機構佈局AI的步調非常壹致。
據南方東英10月披露的成分股名單,港美科技ETF中包含了長期推動美國股市上行的中堅力量:特斯拉、谷歌、蘋果、英偉達等科技七巨頭,佔35%權重;以及代表我國最強科技實力的恒生科技龍頭股們,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從歷史收益走勢來看,比單獨配置納斯達克和港股通科技都穩中更強壹些,應該說“調教”比較成功,有1+1>2的效果。
在聚焦全球AI與科技創新主線的同時,兼具成長性與流動性。比較適合看好全球科技浪潮、願意承擔適度波動以博取長期高回報的投資者。
這兩只ETF的納入,意味著內地投資者首次可通過壹個賬戶,同時把握“港股估值修復”與“全球科技成長”雙重機遇,真正實現多元化、分散化的全球資產配置。
未來,隨著香港交易所計劃於2025年在利雅得開設辦事處,香港作為"跨境資本流動樞紐"的角色將進壹步強化,跨境ETF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十五五"規劃建議支持下,科技自主可控成為中長期主題,相關ETF產品有望迎來新的配置機會。投資者應密切關註產品擴容、費率變化和流動性改善等動態,以把握投資機會。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