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ETF > 正文

香港本地ETF大盤點!投資者可以壹鍵直達哪些市場?

當前,香港市場的公養基金幾乎涵蓋了全球主要發達地區和新興市場,並提供細分的資產選擇,投資地區包括美國、歐洲、亞洲及拉美等新興市場,除了通常以各地區大盤指數為主的持倉之外,基金還可能專註於單壹地區的成長風格、價值風格、大盤或中小盤等,投資方式相當多樣化。

聰明的獵手總在不同的地方追蹤獵物,聰明的投資者總會在不同的市場找尋價值。從納斯達克的火爆出圈到印度基金的壹基難求,這兩年跨境投資逐漸受人關註。

而“低門檻、無額度、全球資產、稅收優惠”,讓香港基金成為眾多投資者的絕佳選擇。

當前,香港市場的公養基金幾乎涵蓋了全球主要發達地區和新興市場,並提供細分的資產選擇,投資地區包括美國、歐洲、亞洲及拉美等新興市場,除了通常以各地區大盤指數為主的持倉之外,基金還可能專註於單壹地區的成長風格、價值風格、大盤或中小盤等,投資方式相當多樣化。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當前香港基金的的投資範圍究竟有多廣?是否做到了全球覆蓋?

當前主流的投資市場有美國、歐洲、日韓等核心發達市場,中國、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以及拉美、中東等特殊領域市場,而這些香港基金幾乎都有覆蓋。

究其背後原因,在香港,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大多是外資背景較突出的公司,像施羅德、摩根、貝萊德、安聯、富蘭克林鄧普頓等。比如貝萊德作為全球領先的被動投資產品體系:依托iShares品牌提供低費率ETF及指數基金,覆蓋全球主要市場。

壹、核心發達市場

1、北美地區

美國作為香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地,倉位佔比長期居首,巨大的交易量意味著投資者可以輕鬆地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和賣出大部分股票,不會因為交易量稀少而產生巨大的買賣價差或無法成交。

Wind數據顯示,僅跟蹤納斯達克100的香港基金就有9支之多,通過投資美股科技巨頭(如蘋果、微軟)、金融及消費龍頭企業,捕捉美國經濟增長紅利。

例如貝萊德旗下安碩納指壹百(2834.HK)其重倉美股科技股,年初至今收益超42%,加拿大市場也因資源類資產配置需求被部分基金納入。

2、歐洲地區

與充滿活力和話題性的美股市場相比,歐洲市場有其獨特而迷人的投資邏輯。它的優勢不在於像美國那樣的科技巨頭集群和高速增長故事,而在於穩定性、價值性和結構性機會。整體來看,西歐側重投資制造業、醫藥和金融板塊,東歐則聚焦能源、基建等周期性行業。其佔香港公募基金倉位比例長期穩定在28% 左右。

其收益不如美國市場的彈性這麽足,但是過去壹年中整體表現依舊較為穩健,對於壹些在資產配置中追求“穩定收益、價值發現和風險對沖的投資者而言是不錯選擇,例如華夏歐優股對沖(3165.HK),其收益走勢相對穩健,年初至今也取得了近10%的正收益

3、日韓市場

其是美國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國之壹,貿易關系相對穩定。具體來看日本央行目前政策寬鬆外資基金偏好科技、消費及醫療行業,而韓國市場主要以半導體、晶片產業為主,投資標的較為單壹,但是在目前科技潮流下,整體彈性和賠率較高。最具代表性的南方日經225(3153.HK)整體漲幅在30%左右,

總體而言。日本市場提供了壹個由宏觀經濟改善、企業治理改革和相對估值優勢驅動的投資故事,更適合希望參與經濟結構性改善的長期價值投資者。而韓國市場它更突出地反映了在本土市場機會有限的情況下,投資者(尤其是散戶)對高增長、高風險資產(特別是美股)的強烈追逐。

二、新興市場

1、東南亞新興市場

東南亞市場近年來確實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投資吸引力。它不僅僅是壹個成本優勢地區,更是壹個在經濟增長、產業活力、區域壹體化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充滿機遇的熱土。

從經濟增速看,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諸如:越南(6.6%)、菲律賓(5.3%)等國增長強勁,區域內多國經濟顯現韌性。

相對於發達國家市場的成為,作為新興市場的東南亞整體想像空間更為巨大,目前投資集中於消費升級、房地產及制造業,今年以來憑借內生增長、產業升級等優勢,整體收益較為強勢,可作為進攻性資產配置。諸如南方東英越南30(3004.HK)、XTR富時越南(3087.HK)等產品年初至今收益均超過50%。

2、印度市場

印度已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壹人口大國,約65% 的印度人口年齡在15至64歲之間。巨大的人口紅利也意味著更快的經濟增速,這點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已經得到驗證。

對於投資者而言,目前主要關註點是與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緊密相關的板塊,例如資本品(工業)、消費及銀行等。此外,印度對大宗商品(如煤炭、原油及鐵礦石) 的強勁需求也值得關註。

印度股市估值相對其他新興市場偏高因此相對風險會較高,但是與此同時其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意味著後續增長的動能會更強,也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市場。今年來看,XTRN50印度(3015.HK)、安碩印度(2836.HK)等相關基金的漲幅基本在6%的水平。

三、特殊區域及細分市場

1、中東地區

盡管在努力多元化,但中東地區短期國家財政和投資能力仍與石油收入高度相關,全球油價波動是潛在影響因素。而在當下地緣局勢不斷反復的進程中,壹些投資者也會把目光放在這類基金中。

根據IMF給出的預測,2025年沙特的GDP增速將達到6%,超過包括中國、美國、東盟、歐盟等全球主要經濟體,壹躍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哪怕到了2026年,沙特的GDP增速也有4%,僅次於東盟。

從收益上看,南方沙特(2830.HK)年初至今漲幅並不高,僅維持在2%的水平,但從長期看沙特的結構轉型與地緣局勢的難以預測會是後續的機會,此類基金更適合那些看好長期結構性轉型,並能理解且適應其獨特市場環境的投資者。

2、全球領域細分市場

過去十年,香港公募基金對美洲市場的配置比例顯著上升(+13.4%),而亞洲、歐洲倉位佔比有所下降。這種變化反映了外資管理人對美國科技股長期增長潛力的認可,以及對新興市場波動性的謹慎態度。

目前全球領域細分市場的基金產品,基本都以科技類為主,在本輪行情之下均取得較高戰績,奧明環球聯網(3072.HK)漲幅37%,三星環球半導體(3132.HK)收益更是接近50%。

總的來說,任何經濟體都會經歷“繁榮 - 衰退 - 復蘇” 的周期,中國經濟雖然長期向好,但隨著經濟體量擴大、結構轉型,增速從過去的 “高速” 轉向 “中速” 已成趨勢。如果把所有資產押註在單壹經濟體的增長上,就像 “把所有賭註壓在同壹場比賽上”—— 壹旦比賽節奏變化,損失可能難以避免。

然而,全球市場的周期並不同步:比如2023 年美國經濟靠消費復蘇,東南亞靠制造業增長,歐洲靠能源價格回落企穩。通過配置不同市場的資產,既能捕捉不同區域的增長機會,也能平滑單壹市場的波動,因此借助香港基金進行全球化配置,或是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重要壹步。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新时空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