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A股市場ESG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已有2250家上市公司完善了內部ESG管理制度或披露細則,其中1869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報告。在監管政策引導下,ESG正逐漸成為上市公司展現綜合實力與提升投資價值的重要途徑。
據國際評級機構MSCI統計,截至2024年底,滬深兩市共有32%的上市公司ESG評級獲得提升,其中達到全球領先水平(AAA、AA級)的公司佔比達7.2%,顯示A股企業的ESG管理質量正逐步獲得國際市場認可。
產品方面,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市場新成立44只ESG主題基金,其中67%的產品聚焦於“低碳轉型”和“社會責任龍頭”等細分賽道。反映出公募基金正積極佈局ESG細分投資領域。
截至2025年9月10日,A股市場存續ESG主題ETF共11只,跟蹤指數包括滬深300ESG、中證ESG120策略、MSCI中國A股人民幣ESG通用、國證ESG300等。從業績表現看,富國300ESG ETF(516830)和浦銀安盛ESG ETF(516720)近壹年漲幅均超40%,位居同類前列;去年末成立的融通央企ESG ETF(560810)自上市以來累計上漲6.88%。
ESG指數是壹類將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編制邏輯的主題指數,旨在篩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表現領先的企業,為投資者提供兼顧社會責任與財務回報的投資工具。目前A股相關ESG產品均基於境內指數開發,尚未覆蓋港股市場。
相比之下,港股市場在ESG生態建設方面起步更早,目前已形成涵蓋指數編制、評級服務、信息披露和產品創新的完整產業鏈。諸如恒指ESG增強指數等工具,為投資者佈局港股ESG領域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港股ESG投資渠道:可通過港股通佈局
內地投資者可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港股ESG投資。目前港股通名單中包含兩只ESG主題ETF:華夏恒ESG(03403.HK)和易方達恒指ESG(03039.HK),均由在港持牌機構管理,並緊密跟蹤恒指ESG增強指數。
恒指ESG增強指數:港股ESG投資的核心工具
該指數基於恒生指數構建,通過剔除ESG評級較低、涉及爭議性業務或違反聯合國全球契約原則的成分股,並對剩余個股按ESG評分調整權重,旨在實現相較恒指ESG風險降低20%以上。前十大成分股包括阿裏巴巴、騰訊控股、友邦保險、匯豐控股、中國平安等港股龍頭。
從績效表現來看:
短期(2025年以來):恒指ESG增強指數回報率達34.1%,年化回報53.95%,顯著跑贏基準,展現出較強的超額收益能力(年化Alpha達15.91)和風險調整後收益(夏普比率2.07);
中期(近壹年):回報率58.58%,年化回報59.78%,風險控制指標持續優化,Beta值0.71,顯示其在市場波動中具有較好的防禦性;
長期(近三年):年化回報5.99%,雖略低於恒指,但ESG因子帶來的長期價值賦能逐步顯現,成分股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有望構築長期業績護城河。
投資價值:兼顧彈性、穩健與趨勢紅利
恒指ESG增強指數既具備短期把握市場反彈的高彈性,又通過ESG篩選在中長期實現更好的風險收益比。其成分股組合符合全球ESG投資主流趨勢,為投資者提供了佈局港股ESG板塊的高效工具。
隨著A股與港股市場在ESG領域的互動加深,兩地互聯互通機制持續完善,ESG投資理念正加速融合。這既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可持續發展價值的認可,也為投資者創造了兼顧長期回報與社會效益的投資新機遇。
風險提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