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以来,多只跨境ETF场内价格较参考净值(IOPV)持续溢价,部分品种盘中溢价率突破6%。在美联储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回落及国内低利率环境共同作用下,跨境ETF规模由年初4240亿元升至9238亿元,同比翻番。
上周(11月10日-11月14日)提示溢价的跨境ETF包括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南方标普500ETF、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大成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以及易方达日经225ETF等多只产品。
本文从折溢价形成机制、套利边界、投资者结构及宏观流动性四重维度,系统梳理溢价背后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对美股科技、港股科技、新兴市场与高股息四条主流赛道进行比价分析,可供投资者参考。
当前高溢价的成因:需求外生冲击与供给刚性约束
从需求端口分析:
1、资产配置再平衡: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3%,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中枢下移至2.8%—3.0%,资金对全球权益资产的边际效用显著提升。
2、汇率对冲成本下降:美元3个月掉期点由年初-1200pips收窄至-680pips,人民币对冲后美股宽基指数仍高出A股风险调整收益约2.1个百分点,吸引“固收+”资金跨境迁徙。
3、交易规则友好:跨境ETF实行T+0回转、100份起购、无个人外汇额度占用,显著降低场内交易门槛,催生散户化、短线化特征。
从供给端分析:
1、QDII额度刚性。截至2025Q3,全行业QDII投资额度合计1650亿美元,已使用额度占比87%,其中美股、日股方向额度使用率>92%,导致管理人无法及时新增一级市场申购。
2、公司方主动限购。为防止“摊薄”原持有人收益,多家公司自9月起暂停大额申购(单日单账户≤100万元),进一步阻断套利盘流入。
3、结算时滞。跨境ETF申购采用T日净值确认、T+2份额到账模式,在行情快速上行阶段,套利资金无法实时对冲,造成折溢价短期失真。
跨境ETF的四大赛道性价比如何?
1、美股科技赛道
美股科技赛道,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 等巨头云集,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人才、技术、资本的正向循环,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的“桥头堡”, 从指标分析,纳指100前瞻P/E 29.3×,处于近十年72%分位,高于历史均值1.6个标准差,高溢价阶段宜采用“定投+卖虚值认购”方式,以时间换收益,降低回撤。
适配人群:在科技行业表现良好时收益突出,但回调时跌幅也较大,适合风险偏好中高、认可全球科技长期成长,计划持有1-3年的投资者。
代表基金:广发纳指100ETF(159941)
2、港股价值赛道
与美股不同,港股科技当前正处于萌芽阶段,诸如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互联网龙头,方兴未艾,受益于港股通扩容、中概股回归、消费复苏三重催化,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突出。
数据分析,恒生科技前瞻P/E 18.1×,处于近十年12%分位,较纳指折价38%,估值修复空间>美股,溢价≤2%时可一次性建仓,溢价≥4%转为定投。
适配人群:中意科技赛道,但是又害怕美股高估值带来的回撤风险,风险偏好中等、追求估值修复红利,能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
代表基金: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 (513130)
3、新兴市场赛道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化市场体系,作为新兴市场整体想象空间更为巨大,今年以来凭借内生增长、产业升级等优势,整体收益较为强势。
数据分析,印度2025E GDP增速6.4%,人口红利+供应链转移逻辑延续,建议占权益仓位≤10%,采用“印度ETF+USD/CNH远期”对冲,锁定汇率风险。
适配人群:由于其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汇率波动的原因,整体的波动率是比较大的,适合风险偏好中高、希望分散发达市场风险,追求多元化收益的投资者。
代表基金: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520580)。
4、稳健高股息赛道
当下港股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主导,机构更看重公司稳定的现金流及回报,将分红能力视为估值的重要依据。这也导致港股公司倾向于维持稳定且较高的分红政策。因此高股息策略港股天然就占据一些优势。
数据分析,恒生高股息指数股息率7.3%,较10年期美债高出340bps,适合作为“类债券”底仓,溢价≤1%直接买入,溢价≥3%切换至A股红利低波ETF,等待溢价回落后再平衡。
适配人群:港股红利显著高于境内理财和国债收益,可在低利率环境下充当“类债券”角色,同时其稳定的特制,可作为“底仓”资产,适合流追求稳健现金流的低风险偏好者。
代表基金: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 (513530)
最后一些风险需要提示,避免过高仓位,以免情绪退潮后的损失。以2025年10月纳指100 ETF为例,当CBOE VIX由16升至25时,场内溢价率由+5.7%回落至+0.9%,耗时仅3个交易日,溢价部分全部蒸发。
未来随着QDII额度扩容、互联互通机制升级,跨境ETF折溢价波动有望收敛,但在制度红利完全落地前,理性管理溢价风险仍是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必修课。如果不想承受高溢价带来的高赔率,可以内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互通ETF进行布局,而香港本地用户则可以通过香港本地ETF进行布局。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