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印象大红袍”)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兴证国际、铠盛为其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5年1月15日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递表。
坐拥4A级景区,文旅演出市场排名第八
公开资料显示,印象大红袍来自福建武夷山,是一家国有文旅服务企业,业务主要包括演出及表演服务、印象文旅小镇业务、茶汤酒店业务。
在业务上,印象股份的演出及表演服务分部包括三项主要服务标志性演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以及2025年5月推出的新演出《月映武夷》,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演出。
具体来看,印象大红袍的新演出《月映武夷》于2025 年4月17日在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首演,并于2025 年5月1日首次公演。自2025年5 月1日起及直至最后可行日期,《月映武夷》至今已演出超过230场,观演人数超过76000人次。
印象大红袍的印象文旅小镇,包括武夷茶博园4A级景区、印象建州美食主题街区和武夷茶研习社,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如印象市集,为武夷山游客提供更多休闲选择。
此外,印象大红袍酒店业务包括坐落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茶汤酒店。茶汤酒店配备50间风格各异、设备齐全的客房,每间客房均以传统中式元素装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票房收入计,《印象大红袍》项目在中国所有旅游山水实景演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长恨歌》和《印象丽江》,在所有文化旅游演出中排名第十。按2024年文旅演出节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计,其在中国文旅演出市场排名第八。
业绩震荡走势,《印象大红袍》演出营收占比超90%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印象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63亿、1.44亿、1.37亿和0.56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59.9万、4750.4万、4280.9万和677.5万元。
报告期内,《印象大红袍》分别演出355场、567场、518场、214场,该实景演出产生的收入分别为5760万元、1.36亿元、1.30亿元、4910万元,报告期内,整体占到公司营收的90%以上。
在业绩表现上,分析来看,印象大红袍在2023年实现显著反弹,2023年净利润4750.4万元,较2022年的-259.9万元暴增1920.16%,成功扭亏为盈;
近几年,印象大红袍业绩增幅增幅达128.25%,主要受益于疫情后旅游市场需求释放。不过2024年业绩出现波动,营收微降4.64%至13720万元,净利润同比减少9.88%至4280.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印象大红袍经营的茶汤酒店,坐落于武夷山度假区内。虽然只有50间客房,但长期入住率偏低,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0.2%、22.6%、21.8%、24.8%。
入住率过低,致使公司酒店业务也长期以负毛利的状态经营,拖累整体盈利。
武夷山国资控股,行业未来复合增长率约12.1%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票房收入计,2024年中国文旅演出市场规模约人民币164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8.8%。预计到2029年,文旅演出的票房收入将达到约人民币291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2.1%。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及深厚的文化遗产,旅游市场稳健增长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及文化旅游业等新旅游项目,旨在2026年实现旅游支出总额超过人民币1.0万亿元及到访游客总数超过730.0百万人次。
报告显示,近年来,福建省的旅游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因此,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上述到访游客人数目标,达到约733.4百万人次,预计到2026年旅游支出总额将实现目标,达到约人民币11121亿元。展望未来,福建省到访游客总数及旅游支出总额预计持续强劲发展,于2029年达至约1053.7百万人次及人民币15483亿元,2024年至2029年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约为10.2%及13.1%。
随着当地文旅产品的创新及改良,福建省文旅目的地内支出的增长趋势预计将会持续。预期2029年省内目的地内支出将达到约人民币742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2%。
招股书显示,IPO前,印象大红袍的大股东为武夷山市国资运服中心旗下武夷山文化旅游,持股68.8%;武夷山市国资运服中心旗下武夷山旅游度假产业开发,持股9.3%;三湘印象(000863.SZ)通过北京印象山水,持股15.3%;武夷山山水有限合伙(雇员激励平台,郑彬先生为执行事务合伙人)持股1.4%等。
新时空声明: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内容。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