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山精密”)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為瑞銀集團、國泰海通、廣發證券、中信證券。
東山精密(002384.SZ)於2010年4月9日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市,其總市值約1186億元人民幣。
全球邊緣AI設備PCB龍頭,生產基地遍佈15個國家
東山精密成立於1998年,已發展成為壹家全球的智能制造企業,核心業務涵蓋PCB、精密組件、觸控顯示模塊及光模塊四大領域的設計、生產與銷售。依托多元化的產品組合,深度服務於消費電子、汽車、數據中心、通信設備及工業控制等關鍵領域。
目前,東山精密已與全球前五大消費電子品牌中的四家、全部主流純電動汽車廠商,以及全球前五大雲服務商中的四家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
在PCB領域,東山精密產品覆蓋軟板、硬板及軟硬結合板,廣泛應用於高端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及AI伺服器等場景,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保持全球軟板第二、綜合PCB前三的行業地位。
基於在通信設備組件領域積累的十年技術優勢,成功將精密組件業務拓展至汽車領域,為國內外主流車企提供關鍵零部件。觸控顯示業務則從消費電子延伸至車載顯示市場,於2023年實現戰略性突破。
通過整合旗下索爾思光電的光模塊資源,東山精密形成了從10G到1.6T的全系列產品佈局,並正加速研發3.2T下壹代產品。索爾思光電作為全球少數具備光晶片-光模塊垂直整合能力的企業,使東山精密在AI生態中構建了"PCB+光模塊"協同的獨特優勢。
灼識咨詢統計顯示,於2024年按收入計,東山精密是全球第壹大邊緣AI設備PCB供貨商、全球第二大軟板供貨商和全球前三大PCB供貨商。作為全球唯壹同時掌握PCB、光晶片與光模塊三大核心能力的企業,其產品在AI伺服器物料成本中佔比達9%至14%,重要性僅次於GPU。
目前,東山精密已在全球15個國家建立生產基地,並通過索爾思光電在中國臺灣、常州及成都佈局專業產線,持續強化其全球供應鏈體系與跨領域技術整合能力。
年營收超350億元,海外佔比超80%
東山精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營業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從315.8億元提升至367.7億元,2025年上半年達到169.6億元。同期凈利潤呈現波動,由2022年的23.7億元下降至2024年的10.9億元,2025上半年凈利潤為7.6億元。
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16.1%下降至2024年的11.5%,2025上半年回升至13.1%;凈利率同期從7.5%降至2.9%後,2025上半年恢復至4.5%,顯示盈利能力經歷調整後有所改善。
海外市場是公司重要收入來源,2022年至2024年境外收入分別達到259.6億元、280.0億元和305.8億元,佔比均維持在82%以上,2025上半年境外收入為131.7億元,佔比77.7%,公司正持續拓展國際業務佈局以服務更廣泛客戶群體。
客戶集中度方面,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分別達到211.1億元、247.3億元、261.2億元和111.9億元,佔比始終保持在66%以上。其中對最大客戶(壹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公司)的銷售額從162.9億元增至188.6億元後,2025上半年為75.9億元,佔比從2024年年末的51.6%逐步下降至44.8%,顯示客戶結構正在優化。
行業規模持續增長,募資擬升級生產設施及產線
灼識咨詢資料顯示,2024年,消費電子PCB、汽車PCB的市場規模分別為359億美元、92億美元。受益於邊緣AI設備快速發展,消費電子行業以及汽車電子行業在智能化趨勢下不斷推陳出新。
預計到2029年,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的PCB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440億美元、11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4.1%、4.5%。
隨著光電顯示技術的持續疊代,以及AI、物聯網等技術對光電顯示模組的持續賦能,全球光電顯示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1296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86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5%。
預計2029年,全球光電顯示行業規模將進壹步提升至264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2%。
港股IPO前,東山精密董事長袁永剛直接持股16.53%,公司總經理袁永峰直接持股13.51%,袁富根先生直接持股3.21%,三者合計持股33.25%;其他A股股東合計持股66.74%。
東山精密本次IPO募集資金將用於建設新設施及升級公司現有的生產設施及產線、用於潛在戰略投資或收購,以鞏固公司核心業務的技術領先地位及市場領先地位、用於償還部分現有債務、用作營運資金及壹般企業用途。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