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股 > 正文

九月25家A股公司加入赴港上市潮,硬科技與新消費企業成主力軍

前三季度已有超過120家A股公司發佈赴港上市相關公告,其中11家已成功登陸港股市場,64家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另有38家發佈提示性公告,13家啟動前期籌備工作。

2025年A股公司赴港上市熱潮持續升溫,僅9月份就有2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籌劃赴港上市,包括新諾威、科興制藥、科泰電源等企業。至此,前三季度已有超過120家A股公司發佈赴港上市相關公告,其中11家已成功登陸港股市場,64家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另有38家發佈提示性公告,13家啟動前期籌備工作。行業分佈呈現“硬科技+新消費”雙輪驅動格局,醫藥生物、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企業成為主力軍,反映出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佈局的加速。

值得註意的是,醫藥企業在此輪赴港潮中表現尤為活躍。科興制藥、新諾威、博瑞醫藥等公司均在9月披露H股發行計劃,旨在通過香港平臺增強國際融資能力並拓展海外業務。與此同時,目前仍有76家A股公司已向港交所遞表等待聆訊,其中包括牧原股份、立訊精密、賽力斯等行業龍頭企業。這些企業擬將募資用於國際化產能擴張、技術研發及海外市場開拓,例如立訊精密計劃將資金投入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全球產能建設。

A+H”上市模式已成為港股IPO市場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前三季度11家實現“A+H”上市的企業合計募資916.89億港元,占同期港股IPO總融資額的50%以上,其中寧德時代、恒瑞醫藥、三花智控等頭部企業單筆融資均超百億港元。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指出,截至8月底港股IPO融資總額達1345億港元,同比增長近6倍,“A+H”企業貢獻了其中七成的融資規模。市場分析認為,這壹熱潮得益於監管優化、流動性改善及企業出海需求三重因素:中國證監會2024年推出的五項對港合作措施顯著提升了備案效率,港股日均成交額增至2500億港元的歷史高位,而南向資金年內凈流入超7000億港元,為市場提供了充足流動性支撐。

新時空聲明: 未經授權,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內容。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新时空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