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股 > 正文

时空之星|中国领先的聚光集热系统供应商!可胜技术递表H股

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聚光集热系统供应商,其技术实力已得到行业广泛认可。

2025年9月24日,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的领军企业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此举标志着这家专注于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迈出了资本化运营的关键一步,有望成为港股市场光热发电板块的重要新生力量。

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聚光集热系统供应商,其技术实力已得到行业广泛认可。根据公开信息,可胜技术专注于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其核心业务聚光集热系统是光热发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站的效率与发电量。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公司已攻克定日镜设计制造、高精度聚光控制、大规模镜场集群控制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高精度智能定日镜、高效全自动校正系统、大规模镜场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规模镜场控制系统”早在2021年就被认定为“浙江制造精品”,而此前其“高精度智能定日镜”产品也已入选2020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

在财务业绩方面,公司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从2022年的人民币20.85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857.89百万元,2024年进一步达到人民币2,189.27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高达4,016%和155.2%。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980.94百万元(未审核),显示持续增长势头。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从2022年净亏损人民币91.26百万元转为2023年净利润人民币248.33百万元,2024年净利润增至人民币540.06百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2.4%提升至2023年的36.1%和2024年的31.7%,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稳定在31.9%,反映出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经营活动中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2年净流出人民币169.34百万元转为2023年净流入人民币930.57百万元,2024年净流入人民币328.58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流入人民币366.76百万元,表明业务扩张和项目回款能力增强。关键财务比率也显示健康态势,权益回报率(ROE)从2023年的21.5%提升至2024年的34.2%,总资产回报率(ROA)从2023年的12.5%增至2024年的17.2%,流动比率2024年为1.8,资产负债比率2024年为4.9%,整体财务结构稳健。

可胜技术的技术优势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公司承建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光热电站表现出色,成为全国首个年发电量完全达到设计水平的光热电站,甚至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超出年度设计发电量10%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该电站的成功运行验证了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在中国西北高海拔、低温、多风沙恶劣环境下的可行性,也证明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金建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德令哈项目积累的经验,公司后续项目有望在18个月内实现连续12个月累计发电量达到设计值的目标,显著改善光热电站学习期长、产能爬坡慢的行业痛点。

在知识产权方面,可胜技术已形成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聚光集热领域已拥有有效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32项。而早在2022年,其大规模镜场控制系统及相关技术就已取得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公司还牵头制定了IEC国际标准《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镜场控制系统》,并编制了《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集热系统技术要求》、《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两项国家标准,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导地位。

市场前景方面,可胜技术已在国内光热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目前在建的风光大基地光热项目中,由可胜技术提供聚光集热系统集成供货的项目合计达1150MW,市场份额遥遥领先。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光热发电作为一种可提供稳定电力的清洁能源技术,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金建祥曾指出,塔式技术路线在我国已建成的大型光热电站中约占60%的份额,由于塔式定日镜采用双轴跟踪形式,可减少太阳高度角变小带来的余弦效率损失,特别适合我国中高纬度地区。

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披露的数据,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投资回收期约为13年,技术寿命长达数十年。此外,光热发电还具有显著的附加效益:既可作为支撑电源与调节电源配套光伏、风电,提高特高压通道利用率;又可通过镜场防风固沙,改良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可胜技术此次赴港上市,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进一步扩大其在光热发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加速推动光热发电成本的降低和商业化应用的普及,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贡献重要力量。随着招股说明书的后续披露,市场将更清晰地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

新时空声明: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内容。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新时空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