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金力永磁(06680.HK)股价上涨8.67%,收于26.08港元,盘中最高价为26.46港元,最低价触及23.28港元。全天成交额11.89亿港元,明显放量,最新市值59.37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李氏大药厂(00950.HK)股价下跌9.24%,收于2.16港元,盘中最高价为2.37港元。全天成交额1464.04万港元,最新市值12.72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上海电气(02727.HK)股价上涨17.4%,收于5.6港元,盘中最高价为5.62港元,最低价触及4.53港元。全天成交额29.65亿港元,明显放量,最新市值163.77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中国智能科技(00464.HK)股价上涨11.66%,收于1.82港元,盘中最高价为1.88港元,最低价触及1.63港元。全天成交额2132.92万港元,明显放量,最新市值11.63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博雷顿(01333.HK)股价下跌8.31%,收于38.64港元,盘中最高价为40.4港元,最低价触及38.44港元。全天成交额4263.88万港元,最新市值93.22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双登股份(06960.HK)股价下跌7.44%,收于23.38港元,盘中最高价为25.14港元,最低价触及23.12港元。全天成交额8053.18万港元,明显放量,最新市值35.27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维立志博-B(09887.HK)股价下跌7.72%,收于72.9港元,盘中最高价为79.25港元,最低价触及72.25港元。全天成交额5840.82万港元,最新市值111.74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信铭生命科技(00474.HK)股价上涨15.87%,收于7.3港仙,盘中最高价为7.5港仙,最低价触及6.3港仙。全天成交额300.56万港元,最新市值5.39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帝国科技集团(00776.HK)股价下跌7.33%,收于1.77港元,盘中最高价为1.99港元,最低价触及1.72港元。全天成交额191.83万港元,最新市值6.61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洛阳钼业(03993.HK)股价上涨7.86%,收于17.57港元,盘中最高价为17.83港元,最低价触及16.2港元。全天成交额15.92亿港元,最新市值691.11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中国中铁(00390.HK)股价上涨10.08%,收于4.26港元,盘中最高价为4.28港元,最低价触及3.92港元。
2025年10月9日,香港主要指数震荡走弱,恒生指数跌0.29%报26752.5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66%报6471.3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07%报9530.13点,大市成交3868.1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30.43亿港元。盘面上,从行业来看,核电相关、贵金属、稀土、基建等概念题材涨幅居前,半导体产业链午后显著回落,医药股大幅回调、云计算、消费电子等题材跌幅居前。
近年来,软银通过收购Ampere Computing、Graphcore等芯片公司,并联合OpenAI推进“星际之门”算力中心项目,已构建从AI芯片、算力基础设施到算法模型的完整生态。
前三季度已有超过120家A股公司发布赴港上市相关公告,其中11家已成功登陆港股市场,64家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另有38家发布提示性公告,13家启动前期筹备工作。
华康生物医学(08622.HK)公告称,公司股份已自2025年10月9日下午一时正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暂停买卖。
新股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因素。前三季度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4%,创下2017年以来九年新低,而首日平均回报率则达到28%,较去年同期的10.82%实现跨越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