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荷花”)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广发证券(香港)、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新荷花曾在2025年4月3日首次递表失效,仅隔半年时间,又重启冲击港股上市。
不过,新荷花曾多次寻求在A股上市,但均未能成功。其中在2011年11月深交所创业板IPO过会后,公司被员工举报其财务造假,最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此后在2020年9月,公司再次向深交所提交创业板IPO申请,但在首轮审核问询后又主动撤回。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4月,最后终止辅导备案,转而寻求港交所上市。
国内中药饮片二把手,占0.4%市场份额
公开资料显示,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已在中药饮片赛道深耕24年。是一家国内头部供应商,其核心业务涵盖毒性饮片与普通饮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矩阵包含770个类型,其中法半夏、姜半夏等毒性饮片以及川贝母、当归等普通饮片常年贡献主要收入。
新荷花以「新荷花」品牌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中药产品。自成立以来,公司的业务重心主要放在中药饮片上。
截至目前,新荷花的产品销往各类客户,包括医院及医疗机构、医疗贸易公司、药店及制药公司。凭借在中药饮片上的经验以及所积累的面向医院、诊所及药店的销售网络,公司战略性地将其业务拓展至拥有新收入增长点的零售市场。
其中在,毒性饮片业务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仅收录有28种毒性饮片品种,而公司生产其中主要的10种。公司的主要毒性饮片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白附片及黑顺片。
在普通饮片业务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提供约760种普通中药饮片。公司的主要普通饮片产品包括川贝母、麦冬、黄芪、炒酸枣仁、黄连及当归。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新荷花在中国排名第2位,占据0.4%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7%。
年营收超12亿元,普通饮片占比近90%
业绩方面,新荷花的收入主要来自饮片产品销售。目前,新荷花生产10种毒性饮片,并提供约760种普通中药饮片。
虽然,新荷花的产品拥有来自销售超过770个品类和4900种规格的饮片,但是毒性饮片中的法半夏和姜半夏,普通饮片中的川贝母、麦冬、炒酸枣仁、当归及黄连对收入贡献显著。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新荷花的收入分别为7.80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7739.5万元、1.04亿元、8911.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荷花虽然营收在逐年增长,但是净利润下滑,毛利率呈逐渐下滑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新荷花总毛利率分别为21.1%、18.5%、17.1%。
2025年上半年,新荷花业绩有所改善,公司营收为6.34亿元,期内利润为5124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利润为4373万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升至19.9%。
2025年上半年,新荷花来自毒性饮片收入为6588万元,占比为10.4%;来自普通饮片收入为5.68亿元,占比为89.6%。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荷花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6亿元。
父子合计持股65.2%,募资拟建立海外销售渠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资料显示,中国中药饮片市场从2020年的人民币2007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30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预计2025年至2030年将继续以4.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4087亿元。
据了解,新荷花进行过一次融资及多次股权转让行为,最近一次融资时间为2019年,对应公司的投后估值约5.9亿人民币,每股成本8.9人民币。
在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江云先生将直接持股31.5%,并通过国嘉投资持股15.6%,占本公司上市前总股本的47.1%,为公司控股股东。江尔成先生持股18.1%,而江云为江尔成的父亲,父子合计持股达到了65.2%。
四川商投集团通过朋锦泰荷持股7.6%,中智药业(3737.HK)联属公司持股3.9%,冯斌先生持股1.9%,其他现有少数股东合计持股21.4%。
新荷花在招股书中表示,这次赴港上市融资,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中药饮片的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以及现代中药制剂、植物提取及功能性中药饮片的技术开发及产品创新。此外,还计划在越南及马来西亚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战略性投资及潜在收购,重点布局中药上游供应链,部分资金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