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TF > 正文

互联互通港股ETF:跨境投资港股的另一选择

在金融全球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步扩大双向开放。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产品、机构与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 基于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需求,越......

在金融全球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步扩大双向开放。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产品、机构与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

基于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需求,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其中,港股市场与持续走强的A股相比,虽整体涨幅较为温和,但其低估值特性仍吸引资金持续流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流入规模已突破万亿,显示投资者对港股的配置意愿不断增强。

目前通过场内渠道布局港股市场的工具主要有两类ETF:一是跨境ETF(QDII产品),数量已超过170只,多数支持T+0交易,是投资者较为熟悉的产品;二是互联互通港股ETF(简称港股通ETF),目前数量为17只,属于相对小众但逐渐受到关注的投资工具。

自2022年7月4日ETF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以来,港股通ETF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资产配置工具。经过三年多发展,该类产品总规模已接近350亿元。相关管理人以香港及境外机构为主,如华夏基金(香港)、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贝莱德等。

与跨境ETF相比,港股通ETF具备一定优势。首先,在费用方面,由于不涉及跨境调仓和额度管理,费率普遍较低,例如盈富基金的管理费低至万分之四。其次,港股通ETF不占用QDII额度,避免了额度紧张带来的申购限制。此外,其交易时间与港股一致,较A股多出一个半小时,便于投资者捕捉A股收盘后的市场机会,同时规避传统ETF的折溢价波动问题。

从业绩表现看,17只港股通ETF年内收益率均超过20%,多数产品跑赢了跟踪同类标的的A股指数的表现。以华夏恒生生科ETF(3069.HK)为例,作为目前唯一一只行业类港股通ETF,凭借在创新药领域的高纯度布局,年内收益实现翻倍。另一方面,基于恒生指数构建的ESG增强指数产品也表现突出,如华夏恒指ESG(03403.HK)和易方达恒指ESG(03039.HK)年内收益率接近40%,体现出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

规模方面,港股通ETF增长显著。南方东英旗下的恒生科技指数ETF(3033.HK)份额已突破100亿份,成为香港市场首只达到这一规模的ETF产品,市占率超过80%。从流动性和资金流向看,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3033.HK)、恒生中国企业ETF(2828.HK)以及盈富基金(2800.HK)成交较为活跃。

多家机构对港股后市持乐观态度。华鑫证券指出,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美国降息预期加强的背景下,港股可能迎来内外资共振行情,科技板块有望补涨。招商证券则认为,流动性改善对港股表现的推动力较强,互联网和科技行业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和AI技术迭代,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新时空声明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内容。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新时空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分享到我的朋友圈